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北京猿人”复原像,有北京猿人采食银杏的图像,这表明至6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与银杏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年来,国内许多银杏专家考证后认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等偏僻山区,发现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近代自然资源考察人员还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发现银杏与水杉、珙桐等孑遗植物相伴而生。
我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我国均居世界首位。
从现存古银杏树的树龄来看,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但不具规模。西汉以后,历代史书与文人诗词中始有关于银杏的记载与描述。汉末三国时,银杏在长江流域一带已有大量栽植,黄河流域也有零星栽植。黄河中下游的银杏产业性栽植,约在唐宋从浙皖一带传入。北宋阮阅《诗话总龟》系记载黄河下游从南方引种银杏并扩大栽植的最早古书。在挖掘出土的宋代商船中,载有准备运往北方贸易的银杏。南宋吴欑(音cuán,亦有人写作吴怿)的《种艺必用》、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书中关于银杏栽培和食用的记载已较为普遍。宋代文豪欧阳修为银杏传入京师开封曾题《鸭脚》诗并传世。诗云:“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今已遍中国,篱枝及墙头,物性久难在,人情逐时流……”
元代银杏栽培进一步发展,由官方颁行的《农桑辑要》,对银杏栽培时间、栽培方法有详细描述。明清至民国初年是银杏生产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明代戴羲著《养余月令》一书有“银杏有雌雄,雌者有二棱,雄者有三棱,须合种之(配植授粉树)”的记载。明代王象晋《群芳谱》称:“银杏,一名白果,一名鸭脚子,处处皆有,以宣城为盛。”在《全州县志》、《浙江通志》、《杭州府志》、《安陆县志》、《郯城县志》、《昆山县志》、《长兴县志》、《遵化县志》、《邳州县志》、《邳志补》等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关于银杏的记载。清朝光绪年间,鲁南、苏北之沂、武河两岸,“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屈指难尽数,何止株万千”(清代邳州庠生张敬蒧《中秋既望观园》)。当年银杏收获后,“舟舶填塞,帆桅错动,舶载特产,下而远售”(《邳志补"建置》)。昔时钱塘江上游各县银杏多汇集于杭州南星桥,用民船大宗运之,与北方胡桃仁相匹。
由于银杏多重价值的开发利用,以及人们对银杏特殊精神气质的认同,银杏逐步扩展到许多地区。江苏泰兴、邳州,山东郯城,浙江长兴、诸暨,湖北安陆、巴东,河南新县、嵩县,安徽金寨、宣州,广西灵川、兴安等地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银杏之乡。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银杏的用途日益广泛,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由于受高山大川的阻隔,银杏在我国呈不连成大片的点块状分布,而且栽培区大都在古银杏群聚集区附近。
银杏在我国的分布主要有:
天目山及太湖银杏区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东临东海,北与江苏和上海相连,西部紧靠天目山、白际山、仙霞岭,并与江西、安徽接壤,南部仙霞岭、洞宫山与福建交界。浙江银杏主要分布在长兴、临安、富阳、诸暨、安吉、临海等县市。
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市境内,是长江与钱塘江部分支流的分水岭,由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组成。东天目山原生植被已遭破坏,西天目山原生植被保存完好,1956年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据《天目山》杂志介绍,保护区中有古老银杏260多株,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10余株。天目山银杏大多生长在山麓、山腰和山谷两侧,海拔10米的地藏殿也有少量银杏分布。
《中国植物志》载:“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天目山银杏古树根系发达,有的扎根悬崖峭壁,有的盘根沟谷石隙,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有的古树树根祼于地表,盘根错节,树干基部还萌生树瘤(又称树乳、树奶等),树体老态龙钟,当逾千年之久;许多古树主干高大,同一干基常有多代萌生树生长,可谓一树成林。西天目山深谷丛林中尚存不少银杏古桩,树龄达数千年,或许是冰川之后幸存的实生古树后裔。
地处太湖之滨的长兴县是浙江省的银杏重要产区,境内银杏古树参天,有10公里的银杏长廊,全县银杏产量居浙江省前列。01年,长兴县确定银杏为县树,同年被浙江省林业局命名为“银杏之乡”。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市)之一,银杏是当地栽培历史悠久的干果名产。诸暨银杏美名远扬,其显著特点是品种多,种质资源丰富,科研价值较高,在银杏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研究上有重要的地位。
湖北大洪山银杏区湖北省地处华中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温暖湿润,地形呈马蹄形。新生代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冰川时,因为大洪山、神农架等地区山岭屏障的阻隔,冰川威力减弱,一些珍贵的动植物得以幸存。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专家考察报告称:“以
随州和安陆为核心的湖北大洪山地区的银杏既有人工种植的,也有通过动物传播而呈野生状态。其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在湖北和华中地区实为罕见。”
随州在晚古生代时为海洋性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一直延续到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时仍然雨量充沛、炎热湿润,为祼子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第三纪末及第四纪初北半球发生巨大冰川时,由于秦巴山地屏障阻隔,至华中一带只有局部地区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加之随州独特的地形地貌截阻和延缓了寒流侵入,使处于大洪山、桐柏山屏障保护的随州银杏受到冰川侵袭的程度更加轻微,从而为植物种属的繁衍和保存提供了庇护,银杏这一古老珍贵的物种得以遗存,随州也成为世界天然野生银杏分布区之一。其境内森林茂密,散生着银杏与香果、青檀、楠木等珍稀树种。随州市对全市银杏古树调查的结果显示,境内多个乡镇均有银杏大树分布。古银杏树主要分布在大洪山和桐柏山两条山脉中,大多生长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坡下、溪边、村旁。大洪山主峰周围方圆近十公里无人烟,至今还有完好无损的原始森林群落。大洪山银杏自然保护区有数量较多的单一古银杏林(群落),还有野生状态的银杏,主要生长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悬崖峭壁和部分混交林中。据专家考察,极可能是一种叫做“白眉子”(即白果狸、果子狸)的动物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
神农架主峰大神农架境内群峰竞秀,沟壑纵横,林海茫茫,被专家称之为“中国冰川时代的‘诺亚方舟’”,拥有银杏、水杉、珙桐等珍贵植物。
恩施自治州在湖北西南部,北靠巫山和长江三峡,南临武陵山、西临方斗山与重庆为界。银杏资源丰富,在巴东县清太坪镇和野三关镇分布比较集中。
河南银杏区河南地处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区,是银杏的适生区之一,山区、平原均有银杏分布。古银杏树主要分布在豫南大别山、桐柏山和豫西伏牛山区,其中又以新县和嵩县等地分布相对集中。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一个以林果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这里银杏树遍布,素有“银杏之乡”的美名。
嵩县在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之间,东、西、南三面环山,种植银杏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初期。嵩县银杏生产基础好,发展快,是伏牛山区银杏分布中心,也是河南省银杏主要产区之一。
湖南银杏区据专家考证,湖南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发现的植物化石,银杏纲、苏铁纲和松杉纲占优势。湖南现代植物区系是在距今23亿年前三叠纪华南地区抬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裸子植物的10个科中,湖南拥有银杏、苏铁、松、杉、柏、红豆杉、三尖杉、罗汉松和买麻藤等9科,调查发现有野生的古银杏分布。
湖南银杏以雪峰山脉为中心,集中分布在五岭山脉的祁阳、宁远、双牌、道县、资兴、东安,衡山山脉的衡山,雪峰山脉的洞口、新化、溆浦,武陵山脉的石门等地。
在湖南省沅陵县杜家坪乡木王村一片原始次生林中有6株野生古银杏,其中的一株高27米,胸径13米,冠幅600多平方米,树龄已有1500余年,主干空心,主侧枝顶梢大多枯折。该树萌芽多而直,与主干连理愈合,根蔸庞大,生有粗长的树瘤,年年开花结果。其他5株胸径在1米以下,树龄约150年,散生在大银杏树周围的密林中,疑为该树落子而生。
贵州银杏区贵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银杏主要分布在乌蒙山脉南端的盘县和大娄山东麓各县。
贵州的专家认为,贵州有部分古银杏是自然残留下来的。因为贵州地区从中生代三叠纪起,结束了海浸历史,为侏罗纪银杏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贵州西部出土的侏罗纪化石中,发现有拟银杏属的西伯利亚比较种;同时贵州赤水发现起源于中生代的植物桫椤的自然群落,还发现银杉、秃杉、珙桐的野生植物群落。我国裸子植物10个科在贵州均有分布,其属数占总属数的643%。黔西南晴隆县出土的新生代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孢粉中发现有银杏科的花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层峦叠嶂,交通闭塞,人类活动对该地区原生植被影响较小,残存野生银杏数千株。据考证,务川有11处古银杏群落,大多为第四纪冰川幸存野生银杏多代繁衍的后裔。务川古银杏高大挺拔,雄株略多于雌株,种实粒大、色鲜、绵糯,国内少见,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遗传资源。
岭南银杏区岭南银杏主要分布在广东南雄、广西灵川、兴安等县市。
南雄在大庾岭南麓,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群山连绵,中部丘陵起伏,从海拔100米至1074米均有银杏分布。距今2.25亿年前的中生代燕山运动,南雄地区形成一个面积1800平方公里的内陆湖。到了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导致地壳上升,淡水湖干涸,形成四周群山连绵、中部低平的盆地,为银杏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南雄银杏有两大特点:一是树皮坚厚,像老松树的树皮,有不规则的纵向裂纹;二是多代同堂的丛生型银杏比较普遍。广西灵川是银杏主产地之一,银杏主要分布在县内海洋、大境、灵田等乡镇。1990年灵川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银杏基地县”。
江苏银杏区江苏的银杏集中分布在泰兴市和邳州市等地,大多是栽培的人工林。泰兴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其银杏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宣堡镇等乡镇。泰兴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市内既有参天的千年古银杏,也有后来创建的密植丰产园;既有成片的银杏林,也有散生在农户房前屋后大大小小的银杏树。“泰兴大白果”在国际市场上素享盛名,1986年被国家林业部和江苏省列为干果林基地县。邳州也是江苏省银杏主产区,境内沂河冲积平原的水分、土壤、空气、光照,为银杏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据史料记载,邳州自西汉年间开始种植银杏。邳州是重要银杏基地之一,00年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
山东银杏区山东各地的古银杏数量多,树龄长,东起荣成,西到临清,南缘郯城,北至东营都有银杏的踪迹。举世闻名的3000多年古银杏至今仍然繁茂生长在山东莒县。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各地银杏发展很快,出现了十万株银杏村、百万株银杏镇、千万株银杏县。郯城县位于山东省南端,是我国银杏的主产区之一,银杏集中分布在县城西部沿沂、武河两岸的港上、新村、重坊等乡镇。近年来,郯城银杏迅猛发展,其规模之大,在有名。东营、莱州、高密等县市是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银杏栽培区。此外,自1996年以来,山东黄河河务局实施银杏绿化工程,利用黄河堤防淤背区建设银杏林,创出了以银杏绿化大江大河堤岸的新模式,得到了广大银杏研究专家的肯定。第十五次银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06年年会在此召开,黄河河务局干部职工辛勤栽植的银杏林是与会代表观摩的主要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