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动态 |
◎本报记者王枚郑微
港上镇位于邳州东北,与山东省郯城县毗邻,地处310国道和大沂河交汇的黄金“十字架”上,是的银杏生产基地,银杏产量居邳州市首位。8月末,一个烟雨蒙蒙的日子,我们探访港上镇,古老的沂河白雾霭霭,满目银杏,遮天蔽日。
说起港上镇的得名,颇有来历。港上原称塂(jiang)上,意为水流冲击形成的平原。据史料记载,沂河流域水灾频繁,曾经是的“洪水走廊”,港上作为沂河进入江苏境内的站,自然躲不过洪水的侵袭,洪水过后,这里留下一片平原。
这片土地因祸得福,后人发现,在这片曾经多灾多难的土地上,竟安安稳稳地生长着一大群“老寿星”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长势良好。后经勘察,港上镇的土层为沙土地,ph值在7.1左右,十分适宜银杏生长。如今,港上镇耕地5.3万亩,银杏达5万亩,其它耕地都种草莓,因为银杏也称白果,所以该镇的产业分为两大块——红白果。
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
港上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22个行政村,“出门无所见,满目银杏园。风吹白果雨,雁鸣金沙滩。”港上镇党委副书记刘美荣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古时港上镇的真实写照,反映港上悠久的银杏栽培历史。
目前,港上拥有百年以上的银杏古树1400多株。围绕着这些银杏树,镇里大力发展银杏业,逐渐形成了古银杏姊妹园、观音树景观园、古银杏生态园等观光旅游园区,尤以古银杏姊妹园最为出名。
古银杏姊妹园占地500余亩,园内保存有罕见的“古银杏群落”,百年以上银杏古树600余株,蔚为壮观。我们从南门进入园区,迎面便是的抗战树。同抗战树呈一纵列分布的是造型奇特、枝杈繁多的千手观音树。而分布在一条沟堑的两边,由一条彤红的绸带连接着的是联姻树,园区工作人员说:“常有相爱男女到树下祈福。”
在园区中心,一对颇具传奇色彩的“姊妹树”,是园中的“镇园之宝”。两棵银杏树肩靠肩,膀挨膀,像一对相亲相爱的好姊妹。据《地方志》记载,这两棵银杏树约植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已有630多年历史,是园里岁数的“老姊妹”。
数百年来,银杏不仅给这片土地描画出了脱俗美景,更为这一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齐村银杏产业园,是港上镇种植银杏最集中的地方,一栋栋整齐气派、造型考究的小洋房,掩映在茂密的银杏林中,无声地展现着这个小镇的富饶与美丽。
齐村党支部书记赵河三是港上镇银杏发展的见证人和领头人之一,赵河三今年54岁,他指着遮天蔽日的银杏林说,“这是村里人的‘绿色银行’。”他说,港上镇最早开始银杏交易,要追溯到300多年前。据他了解,早在清朝末年,他爷爷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曾买过银杏园,那个时候叫“白果园”。在赵河三小的时候,港上人用银杏果卖钱。港上离郯城近,村民们经常拉着平板车到山东去卖银杏果,2毛钱一斤。到上世纪80年代初,银杏果涨到了15块钱一斤。
1986年,港上镇政府引进了一家德法合资外企,在港上建了一个银杏叶烘干厂,向村民收集银杏叶,用于银杏酮的提取。那时,鲜银杏叶卖到2.2元一斤。村里人原本只知道果能卖钱,这才知道叶也赚钱。
赵河三上世纪80年代末涉足银杏树交易,半径在3厘米左右的树苗,在村里卖10块钱一棵,到了北京、大连等地,价钱翻了几番。赵河三赚了钱,带着村里人共同致富,全村3000多人口、6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种植银杏,现在最小的树龄也在30年以上,靠着银杏种植,港上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目前,港上镇已经成为生态农业名镇,并打造成银杏gap基地、国家银杏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由于银杏交易较早,港上镇银杏苗木销售市场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国内银杏苗木销售,邳州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成了国内的银杏苗木交易市场。
草莓红彤彤种植到山东
除了白果之外,还有港上称“红果”的草莓。
港上镇的草莓种植起源于前湖村。说起这个,人们都不约而同提到草莓种植发起人——前湖村前党支书曹从信。小雨渐止,我们顺着田间小路,来到了前湖村地头,探访这位“草莓支书”。60岁的曹从信刚从草莓地里出来,他说,这个季节正是除草养田的时候,9月初要开始栽苗了。
前湖村村民之前只种植玉米、小麦。为增加收入,时任前湖村党支书的曹从信,05年开始试种露地草莓。第二年冬,他带头探索反季节栽培技术,种了2亩简易大棚草莓,一个冬春收入1.8万多元。第三年,曹从信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草莓,8户村民跟他一起种植,不仅当年收回了投资成本,每户还净赚两三万元,其他村民的种植热情被激发起来。
24小时销售热线:18751658000 |